
“银龄互助”暖人心
在五农场临河村,一股温暖的力量正在悄然涌动。它不是来自远方,而是源于邻里守望的温情——一支由村里热心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银龄互助队”,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老帮老”的暖心承诺。
这支特殊的队伍,身着红色马甲,他们本身就是临河村的乡亲,对村里的老人知根知底。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村头巷尾、农家院落,将关怀与帮助送到最需要的邻里身边。
“老哥哥,今天身子骨咋样?有啥要搭把手的?”互助队员王婶熟门熟路地走进独居的大爷家。这不仅是简单的探访,更是基于了解的关怀。她们拉家常,耐心倾听大爷的心事和过往,细问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互助队”的成员们深知村里每位高龄、困难老人的实际需求——是缺了常用药,是屋里需要修整拾掇,还是心里惦记着在外奔忙的儿女,想学学视频通话看看他们?
互助行动“实打实”
生活照料暖人心:王婶和队员们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干:擦桌子、扫地、清洗积攒的衣物、倾倒垃圾…… 他们不是走过场,而是像照顾自家老人一样用心,把大爷的小屋收拾得窗明几净。这份整洁,是看得见的关怀。
精神慰藉解心忧:干活的间隙,队员们陪着大爷唠家常,说说村里的新鲜事,用乡音乡情驱散老人的孤独。知道大爷想孙子,队里精通手机的小年轻就主动上门,耐心教她怎么点开绿色图标和孙子视频,“大爷您看,点这儿就行!包教包会,这个不难!”
信息传递搭桥梁:互助队还成了村里的“信息员”和“小喇叭”。农场的健康活动通知、医保新政策、重要的防诈骗提醒,由他们用老人听得懂的话传递给行动不便的老邻居们,确保信息不遗漏。
“银龄互助”的力量在于传承与内生动力。临河村的“老帮老”模式,让服务更贴心、更持久、更有温度。低龄老人发挥余热,找到了价值感;高龄老人得到身边人的照料,安全感倍增。这份邻里相扶的情谊,是临河村最宝贵的财富。
这个盛夏,五农场临河村的温情,在“老帮老”的日常点滴中流淌。“银龄互助情更浓,邻里相扶暖意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五农场临河村立足乡土、激发内生力量的生动实践。未来,临河村将继续支持和培育这支源于本村、服务本村的“银龄互助队”,让互助的种子在更多老人心中生根发芽,让这份温暖的力量代代相传,让幸福的笑容在稻浪与虾塘间,因邻里守望相助而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