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当前位置: 文化旅游 > 历史文化

曹妃甸历史文化

发布日期:2024-10-10 14:41:59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全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工作依法实施、健康发展,唐海县成为河北省首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县之一。投巨资改造校舍,县场(镇)、村队校园全部实现 “五项”达标。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强化素质教育,走特色加特长办学之路,推动全县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进行教育改革,教学教法实用高效,办学体制趋向完善,教职员工竞爭机制初步形成,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后勤服务保障可靠。2005 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55 所,在校生 2.06万人,教师 1411 人。适龄幼儿入园率90.17%。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毕业升学率 100%,分别比1991 年提高7.8 和1.1个百分点。

全面实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县、场、队三级科技组织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组织实施技术攻关,推广先进技术和实用高新技术,1993 年获得首批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后,一直保持至今,2002 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 “科技先进县” 荣誉称号。截至2005 年,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 6702 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有突出贡献的省级中青年专家2人。全县共取得省内领先水平以上的科研成果 50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应用和推广,有力推进了唐海经济和各项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县、农场(镇)、村队,分别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和文化室或文化大院,9 个农场建有电影院,4个农场建有露天剧场。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实现县、场镇光缆联网,村村通有线电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呈多样化趋势,自发成立的戏迷协会等8个业余民间文化组织和各场、镇的 “老来乐”

“夕阳红”等秧歌队十分活旺。先后举办15 场次全县大型文艺汇演、13 场次年货市场专场文化演出、6场次消夏文艺晚会以及金秋文化艺术节。连年举办元宵节秧歌调演,其中“二林乐社”以表演唢呐绝技而著名。全县编纂出版史志类专著8部。创作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实际的文艺作品,在市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 900 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创作的部分歌曲、舞蹈、戏曲、美术作品等分别在国家和省市获奖。放映电影289 场。县图书馆藏书 10. 19 万册,图书流通 15.1万人次,图书馆阅览8万人次。

突出传统体育项目优势,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先后举办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15 次,每年有大批体育特长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拔河、长跑等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传承。广泛开展创建体育先进县、体育先进场(镇)活动,连续举办全民运动会4 次,第七农场等分别被国家及省、市授予“体育先进乡镇”称号,唐海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县、场(镇)、村队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充实医疗队伍,努力完善医疗设施,投巨资为县、场、镇医院添置了 CT机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改善人民医疗保健状况。积极推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县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投资 150万元为县医院新建建筑面积 1300 平方米的急诊楼1座,完成场镇卫生院改造工作,全县一百多个村队全部建立了卫生室。病床由 1991年的449张增加到 483 张。

加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与爱国卫生工作,有效控制地方病和传染病,脊髓灰质炎、霍乱等恶性

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在 99%以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唐海县县城多次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2005 年,全县有卫生机构 259个(其中村级卫生室 160个),比1991年的177个(其中村级142个)增加 82个,其中村级增加 18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 1991 的 560人增加到 814 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范围覆盖全县城乡,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