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 热点关注

中冶瑞木新能源: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发布日期:2024-04-19 08:32:08 来源:曹妃甸发布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整车成本的一半左右。三元前驱体是动力电池的能量源泉,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性能。高镍三元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性,是公认的新能源材料主攻方向,普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电脑、储能电站等领域。位于曹妃甸钢电园区的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积极布局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高镍三元前驱体供应商。

2017年9月,五矿集团、中冶集团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曹发展共同投资40余亿元在曹妃甸成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瑞木镍钴矿的氢氧化镍钴产品加工成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同时提取高纯度氧化钪产品。项目规划总占地1100亩,规划年产8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40吨高纯氧化钪、年回收处理13万吨废旧电池。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12月投产。


公司正式投产以来,前驱体产品陆续通过3C、小动力、动力等行业的下游客户验证,产销量稳步提升,产品已覆盖国内下游主流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已累计研发三元前驱体产品38款,覆盖5系、6系、7系、8系、9系类单晶和多晶产品及钠离子电池前驱体等新产品,实现了高、中、低镍前驱体产品全覆盖式量产。目前已同行业排名前30的国内外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建立了联系,每月稳定销售动力产品2000吨以上,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国内第6位,硫酸镍晶体出货量国内排名位列第2位,按单车用中镍高电压前驱体108公斤计算,可装配30万辆新能源汽车。

公司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等股东单位,打通了从原料到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组装、整车制造一条龙的产业链优势,实现全产业链融合,有助于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与传统工艺相比,中冶瑞木新能源采用了40项专利技术,根据原料特性开发了定制式、短流程生产工艺,在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自2018年投产建设以来,累计获批3个省级研发平台,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6项,地市级2项,是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基因。荣获上海有色网“SMM 镍采标单位”以及“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优秀企业”“中国新能源优质采标单位”“中国镍盐优质企业”等荣誉,得到有色金属行业的认可并已成为现货交易参考的重要指标,2023年还成功入选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除高镍三元前驱体系列产品之外,中冶瑞木新能源还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钪研发及生产基地,2023年生产氧化钪23.60吨,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5G通信、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废旧电池回收产业基地,于2022年5月完成调试,成功产出工业级碳酸锂产品,弥补了京津冀地区废旧电池回收的产业链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