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妃甸区7月第一期“文明标兵”事迹
常兆全、张兰英:
拾金不昧品德高的老夫妇
常兆全、张兰英,曹妃甸区三农场北常坨村民。6月17日上午9点钟,常兆全驾驶电动三轮车拉着老伴去柏各庄药店买药,当夫妇二人走到青龙河坝离柏各庄不远处的一个拐角时,发现前面有一个黑色的皮包。皮包内有一沓现金,两张三农场信用社办理的10万元存折和金项链等首饰。于是,老两口买完药便直接来到了三农场信用社。这时,三农场南常坨村民左小芹正在跟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诉说丢钱的事情,并打算将丢失的存折挂失。就在此时,常兆全夫妇来到了信用社,说明捡到皮包的原委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查找失主信息。银行工作人员听闻此事,确认身份无误后,立即将左小芹和常兆全夫妇联系到一起。左小芹看到失而复得的皮包和皮包里原封未动的现金、存折和首饰,拉着两位老人的手,激动地说:“这让我怎么感谢你们呀”。而两位老人却说:“不用谢,这事换做谁也都会这么做的。”
李楠:
教坛育桃李百善孝爱亲的人民教师
李楠,南堡开发区第一中学教师。她以孝道为先,以奉献为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照顾老人就是她的生活。作为女儿,父母在世时,她膝前尽孝,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作为儿媳妇,她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赡养公婆的义务,在婆婆住院期间夜夜陪床照顾;作为小辈,在高龄的老姨和舅妈生病住院期间,她也常常陪床照顾,即使忙碌了一天的教学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她也要做好饭菜将送到医院、送到她们的口中。李楠的二哥一家常年在外地生活,二嫂家中还有一位耄耋之年的母亲,于是她主动承担起照顾二嫂母亲的责任,替二哥二嫂膝前尽孝,帮老人购买水、电、煤气,取工资,为老人洗头发、洗澡、剪指甲,她跑前跑后,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老人当成自己的至亲来对待,这样一照顾就是八年之久。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身为人师的“红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