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之际,位于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将成为区域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
走进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施工现场,只见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设者有序作业,一片繁忙景象。该项目由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3.43亿元建设,占地196亩,建筑面积91300平方米,涵盖二期萃取厂房、元明粉厂房、硫酸锰厂房等新建工程以及一期改造工程。目前,项目整体已完工75%,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凭借自身优势,联合多家股东单位,实现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全产业链融合。项目一期自投产后,产销形势良好,前驱体出货量位居国内前茅,电池级硫酸镍出货量国内前3位,氧化钪产销量全国第一。
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建成后,一二期协同将形成年产6万吨高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产能,可装配约40万辆电动汽车,同时还能产出电池级硫酸镍4.5万吨、40吨高纯氧化钪和16.3万吨元明粉,预计实现销售额约75亿元,年均利税约8亿元。
此外,该公司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后续将建设厂区光伏电站、开展节能降耗改造,全力打造自动化智慧工厂,致力于将项目建成国内最大的前驱体材料等生产基地,为新能源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