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海县是河北省辖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京、津、冀经济圈,为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腹地,南临曹妃甸港,北、西、东部分别与滦南县、唐山市丰南区和乐亭县相接。县人民政府驻地唐海镇,西北距唐山市区 55 公里,距北京 220 公里。西南距天津 120 公里,距省会石家庄 367公里。东距京唐港 50 公里,距秦皇岛 150 公里。与邻近县市均有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相连。
县域地理坐标为北纬 39°07'43〞~39°27'23〞,东经 118°12'21〞~ 118°43'16”。东西最大横距 45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37公里,土地总面积732.2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28 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9.17 公里。
县域成陆较晚,地势平坦低洼,北部为滦河下游冲击扇的末端,南部为海退地,呈北高南低走势。南部沿海海水养殖场为渤海湾北缘滩涂。商时属孤竹国,战国为燕地,秦属右北平郡和辽西郡。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置马城,辖县域大部,明代属顺天府丰润县和永平府滦州义丰县,清代西部属直隶省遵化州丰润县,东部为永平府滦州地。民国时期分属丰润、 滦县两县。
1955 年底,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此建立大型谷物农场,并借附近较大村庄 —— 柏各庄之名定名为“国营柏各庄农场〞,隶属河北省农业厅。1956年1月动工兴建,1958 年底基本建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兼有部分行政职能体制。以后,邻县部分村庄相继划入,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归属屡易。1968 年6月,经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柏各庄农场改称 “柏各庄农垦区”,行使县一级权利。198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柏各庄农垦区改建唐海县(保留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牌子),因地处唐山南部沿海而得名。1983年,唐海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唐山市。2005 年,全县辖10个农场、2个大型海水养殖场和 1个建制镇,设140 个生产队、7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13.75万人,其中城镇(唐海镇)人口3.76 万人。县内居民由汉、满、蒙、回、藏、苗、壮、布依等14 个民族构成,以汉族人口为最多,满族次之。
唐海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显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1991年~2005 年,年平均气温 12°,平均日照2556.5 小时,平均降水 544,6 毫米。县境有 6 条自然河流及了3条人工开挖的排水干渠自北向南穿境入海。引滦输水总干渠横贯县域东西,滦河水经其支流进入各个农场的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 世纪70年代起,无论是柏各庄农垦区时期,还是建县之后,均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发扬团结奋斗、立业图强的农垦创业精神,在渤海之滨的冀东平原上谱写了壮丽篇章。
唐海县以盛产优质稻米和海淡水养殖产品而闻名,正常年份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以上,海谈水养殖面积 15 万亩以上。水稻单产在北方稻区位居前列,曾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所产“柏各庄”牌大米和 “天源”绿色免淘米享誉省内外。鱼、虾、蟹、河豚等水产品久负盛名,连续多年出口海外。
唐海县工业以造纸、服装、建材、化工为主,所产黄板纸、涂布白板纸等曾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县内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石油储量 1.8亿吨,天然气储量8 亿立方米。随着冀东油田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曹妃甸港口及工业区建设,给唐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农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独特的农星文化传承,遍布全境的湿地风光,初
具规模的曹妃甸港,己经成为或必将成为境内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众乡游客前来观光。唐海知名度大增,经济效益显现。
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团结一心谋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进人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格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28.52 亿元,是1991年的2.58倍。一、二、三产业比重由 1991年的 33.8:47. 1:19.1 调整为 2005 年的 35.8:33.1:31.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274 元,比1991年的 952元增加3322 元,增长 4.49 倍。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也由1991 年的不足千元增加到 8034. 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