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市住建局:
民盟市委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我市基层政权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建议”收悉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建议进行梳理、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古江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民政、住建等部门积极参与,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等“六位一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大党委”制度全面推行,各区直单位选派工作人员作为社区“大党委”委员,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社区全面展开。2019年,制定印发《唐山市曹妃甸区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事项清单及依法协助政府事项清单》,界定了社区工作职责,理顺了居委会与政府之间的工作关系。
二、合理调整社区范围。早在2018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同时,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管理幅度、服务半径、公共资源配置等因素,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新设置的城市社区按照1500-3000户左右居民确定,一个社区原则上设置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由于2019年、2020年来我区社区数量逐渐增加,按照居民户数重新调整了居委会数量,新增了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
三、理顺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体系。为全面理顺物业体制机制,完善物业管理工作体系,区两办制定《关于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曹妃甸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全区3个街道(唐海镇)全面建立了街道(镇)物委会,成立了物业监督管理办公室,26个城市社区均建立了社区物委会、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并设立了物业管理员,打造了唐海镇滨海街社区、中山路街道融科上城社区、希望路街道硕秋园社区3个示范社区。目前,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物业管理机制,逐步完成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等“六位一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各街道(镇)、社区积极落实街道物委会和社区物委会职责,为社区居民解决小区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街道积极承接城市综合管理职能,并向社区物业管理区域延伸;物业监管部门出台物业服务综合评价、承接查验、住宅维修资金、业委会选举等多项文件,全面规范物业服务监督管理;同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失职问责制度,选聘优质物业服务企业进驻社区,形成了协调联动、上下共治的格局。
四、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我区高度重视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目前,全区共有城市社区社会组织300个。建立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积极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救助帮扶、化解矛盾、预防违法犯罪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关注和支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办单位:曹妃甸区人民政府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5-8722600
冀ICP备2023001299号 网站标识码:130209000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