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2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4-21 15:10     来源:曹妃甸区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尊敬的王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曹妃甸工业区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或机构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关心、关注。曹妃甸区作为“一港双城”规划的重要承载区,坚持以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引领航向,走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牢牢抓住“抓招商、上项目、促运营,增税收、聚财力、防风险”经济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畅通线上线下求职招聘渠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特定群体和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机构人员设置方面。为方便服务群众,我区在工业区四大联检大楼二层设立了临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开展

公共就业、社会保险等社会服务,现有工作人员6名,基本满足人社服务需要。临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坚持服务为先,强化政策宣传,逐个走访园区,主动入企调研,重点对首钢京唐公司、中冶瑞木公司等50余家企业进行走访,详细介绍了中心各项服务职能和业务范围,并宣讲吸纳就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政策和申报流程,发挥“小窗口、大平台”的作用。

二、招聘信息发布方面。我区强化服务举措,提升招聘服务水平。一方面,以曹妃甸企业招聘工作群为主渠道,随时收集整理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每月通过曹妃甸就业网、微信公众号“曹妃甸就业”向社会广泛发布招聘信息2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基层工作群、村民(居民)微信群,全方位、多渠道发布求职人员与岗位供需信息,促进供需对接、人岗匹配。2020年,共上传网络招聘信息23期,成功发布807家企业的6741个岗位需求信息。

三、现场招聘活动方面。2020年,我区开展“抗疫情、保用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就业促进月、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招聘活动27场,累计为1261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16384个,3000余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不但满足了我区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而且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其中:8月,我区举办的“就业促进月”大型招聘专场活动,共有90家企业参加,提供各类岗位3500余个,吸引4600余名求职者进场求职,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00余人。

四、职工技能培训方面。一是坚持政策培训。2020年,曹妃甸区积极开展“帮企业办实事、暖企促贸”政策宣讲活动,举办就业政策培训班7期,共有136家区内企业参加;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活动,走访区内重点企业20余家,以点对点服务的方式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进行宣讲和答疑,帮助企业人事专员全面、准确把握相关惠企政策,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全面有效实施,助力企业发展。二是强化技能培训。依托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等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特定群体和企业职工开展育婴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茶艺师、天车工、电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工等工种技能培训2509人次;支持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炜弘冶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42家单位对在职职工开展电工、钳工、高炉炼铁工、炼钢工、化学检验员等40余个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和岗位练兵4862人次;累计为20家企业和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兑现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863.09万元,惠及7756人次。三是拓展认证机构。积极动员区内重点企业和院校申请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增强职业技能考评能力。截至目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下一步,我区将加强对人才情况和工业区企业用工需求的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同时,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认真分析查摆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切实服务企业用工需要,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