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港双城”(城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民盟市委提出的“关于唐山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港区管委会、发改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对提案内容进行梳理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按照“一港双城”战略部署,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做强港口、做大产业、做优城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全域城市化、港产城一体化,发挥核心战略资源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实施强链延链畅链补链建链工程,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港产城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综合贸易大港加快转型。港口企业联盟成功组建,港航调度中心运转良好,港口整体利税增长10.8%。华能煤码头、国投智能化码头加快建设,集装箱通用铁路物流线、矿三铁路装车线等完工投用,与华能合作的曹妃甸外贸船成功注册开航,一举结束了国际航运船舶没有“曹妃甸籍”的历史,成功获批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探索港口智慧化改造,已协同中国联通完成5G设施初步建设。港口贸易不断壮大,成功获批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二是临港产业加速聚集。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并举,组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国际招商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2个、总投资2972亿元。全年实施重点产业项目296个、总投资1903亿元,其中文丰氢氧化铝等159个项目开工,五矿矿石混配等98个项目完工投产,总投资440亿元的冀东油田地下天然气储存、华能光伏发电、华润燃气发电机组等项目达成合作共识,与北汽合作将开新篇,全市项目观摩评比稳居第一。三是现代化滨海城市加速崛起。全域城市化国土空间规划上报省委、省政府。以曹妃甸新城为核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风貌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建项目开工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北方最大的电竞场馆—珠江电竞城正式运营,养生谷和四大园当年开工并运营,建成全市首家完整的大健康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平台。多玛乐园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定,省级文明城区复检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下步,我区将以“三个努力建成”为引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33458”工作思路,坚持向海发展,深入实施“一港双城”战略,走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河北沿海增长极、唐山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
一、坚定不移加快港口战略转型,全力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坚持统筹联动发展,促合作、提能级、扩贸易、聚业态,加快建设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大港。
统筹资源强合作。立足错位互补发展,深化与天津港口集团合作,建立津冀世界一流港口联盟,打造环渤海自由贸易港群。落实统筹发展要求,推进曹妃甸和京唐港区码头航线、内陆港共建共享,加快集装箱业务整合,促进唐曹铁路东延、20万吨集装箱码头开工,支持唐山港口集团做大做强。优化管理机制,全力维护经营秩序,推进公用码头建设,年内港区企业效益增长10%以上。
完善配套提能级。围绕提升港口功能,推进航道升级、锚地扩容,开展煤六期前期工作,解决40万吨船舶满载入港问题,加快中石油京唐LNG码头、华电智能化码头建设,探索无人自动化作业试点建设,做强无车承运平台。围绕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前物流站、港池岛站装车系统、矿三铁路专用线改造、曹妃甸南站扩能等项目开工,水曹铁路、实业装车系统等项目完工,增开唐呼铁路非煤货种,开通至欧洲散杂货、东南亚集装箱航线,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出海口。年内,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
健全体系扩贸易。强化大项目引领,推进新天LNG、五矿交易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国投贸易服务中心项目完工。坚持大企业带动,全力承接秦皇岛煤炭运能转移,力促厦门象屿矿业、浙能富兴燃料等入区经营,建设华能北方煤炭贸易物流基地,运营好煤炭、矿石价格指数,尽快发布LNG、木材等价格指数,建立交易、金融平台,年内新增贸易企业1000家,其中限上贸易企业80家,港口物流贸易额增长15%,限上贸易额增长20%。港口、临港园区年内引进煤炭贸易、金融企业30家以上。保障大战略安全,推进冀东油田地下储气、正威矿石混配等项目建设,佳旺矿石加工混配项目年内完工,开通欧洲木材航线,促进天然气、矿石、原油、木材等能源原材料进口供需平衡,向稳定地区、稳定航线倾斜,保障供应链安全。
优化服务聚业态。大力发展港口后服务业,加快新城海员俱乐部建设,成立外轮服务机构,确保河北港口航运服务中心落地,促成华能集团更多船队落户;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及转口贸易、航运交易、船舶经纪、检验检测等服务业,培育供应链金融、离岸金融、融资租赁等业务,全年新增航运公司5家以上、注册外贸轮船10艘以上,港口后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以上。
二、坚定不移践行经济工作主线,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运行。坚持不懈抓招商、上项目、促运营,持续做好增收聚财防风险,释放投资消费潜力,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
推动招商引资质效实现新提升。突出招商重点,聚焦重点产业、“三个”500强重点企业和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高新高端行业领域,确保引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4个、高端装备项目5个、新材料项目5个、新业态项目3个,“三个”500强企业20家以上。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实施“外资项目攻坚年”,发挥商促局、驻外招商组和园区优势,全年组织国际招商、自贸招商及各类专题招商15场次以上。优化招商机制,规范招商奖励政策,执行亩均效益评价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带头、周碰头、月调度、信息周发布等制度,全年新签约项目300个以上。
推动项目建设质效实现新提升。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每季一次集中开工、每季一次集中观摩,全年推进重点产业项目430个以上,总投资5437亿元。实施项目攻坚,全力破解用海、用地、环评等难题,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0个以上,完工项目90个以上,中物杭萧等184个项目加快建设,推进华能光伏发电、华润新能源及光伏设备制造、中冶钢铁示范、游艇小镇、唐银搬迁等6个投资超百亿项目尽早开工,撑起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打造重点产业片区,加快南堡化工新材料园区、文丰钢铁周边、黎马敦区域、北边三路两侧、北环路两侧、新城内海区域等6大项目聚集区建设,力争尽快摆满放实、形成聚集效应。
推动企业运营质效实现新提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持续开展“暖企促贸”“春雨金服”等活动,分级帮扶、入企巡诊,调减生产要素价格,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年内“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推进企业、园区上规模、登台阶,年内新增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30家、20家,增加值均增长10%左右,新增50亿产值企业5家,上市挂牌企业1家,产值超500亿、300亿元园区分别达到2家。
三、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功能,全力推进品质化新城建设。坚持“一港双城”战略,推进“三城”齐抓,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
高定位提升城市规划。坚持全域城市化,助推唐山沿海统筹,加强沿海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研究,打造唐山高质量发展沿海经济带。对标雄安新区、滨海新区,加快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风貌设计提升,建设标志性建筑,打造优美天际线,全面彰显滨海城市魅力。强化规划执行,提标规划展馆,争取用地规模,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一主六辅多节点”城市格局。
高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坚持提升品质、美丽宜居,全年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00项,加快建设12.8公里内海岸线景观,年内新港大道街角公园、青龙湖引水及中水回用工程投用,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以新城为重点,支持7所大中专院校高质量办学,推进企业、部门在新城设立总部或办公场所,年内区委党校完成搬迁、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实现新建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不断满足群众城市功能服务需求。统筹抓好城区、南堡开发区、临港商务区功能完善,推进垦丰大街西延、南堡水厂二期等项目开工,提升临港医院运营水平,促进城市功能形象持续改善。
高质量抓好城市经营。坚持繁荣城市经济、拉动城乡消费,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确保160米标志性建筑、新天LNG总部大厦等项目开工,均和国际贸易总部基地主体封顶,富力会展中心、CBD中心、合生创展等加快建设,养生谷二期、唐山百货大楼、曹妃岛酒店二期等尽快运营,加速总部经济、养生会展、商贸金融等业态聚集。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控制新进入市场商品房面积,严格落实“限房价、竞地价”等土地出让政策,有序推进恒大、均和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保持新城房地产良好局面。提速发展城市创新业,做强科技创新产业园,依托华为、百度、阿里云等引入优质生态伙伴,制定吸引年轻大学生就业房地产政策,年内新城新增就业大学生3000人以上,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5家,数字经济生态企业40家、服务类企业20家。大力发展城市商圈、特色街区,加快启动滨海国际商城项目,推进恒大滨海商街、富力星光天地等运营,提升游艇码头、浴场建设水平,办好电竞赛事等活动,有效激活全域全季全时消费。
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坚持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管理调度中心,推动智慧园区、镇街试点创建,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巩固文明城创建成果,持续开展马路市场、乱停乱放等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落实“六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年内创建示范小区3个,打造示范道路3条。
主办单位:曹妃甸区人民政府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5-8722600
冀ICP备2023001299号 网站标识码:130209000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