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重点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内容

坚持多措并举 助力乡村振兴!曹妃甸下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为广大群众谋福祉

发布时间:2023-12-13 13:53     来源:曹妃甸教育体育局
【字体: 】     打印

今年以来,曹妃甸教育体育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和部署,积极统筹建设和利用农村各类教育资源,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实现一体化发展。

——巩固学前教育成果,将发展公办教育作为重要抓手

一是强化政府保障,夯实发展基础。为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不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普惠性幼儿园(含民办)生均公用经费按要求落实到位,公办园收取的保教费全额返还幼儿园,用于幼儿园日常运营和良性发展。中央、省级专项资金也全部按时落实到位。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扩容增位。曹妃甸区下辖行政村95个,现有辐射农村公办幼儿园17所,另有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辐射半径1.5公里、服务人口3000-5000人”的标准,大力加强公办园建设,同时布局建设了双兴村等10个学前教育服务点,实现了学前教育全覆盖。

三是强化师资保障,增强发展实效。出台了《曹妃甸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实施方案》,按照相关标准配备教职工,逐年补充公办园教师。2023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幼儿教师191人,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的困境,减轻了幼儿园的压力,充实了幼儿教师专业队伍。

四是注重内涵发展,打造幼教品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教研体系,成立以优质园所为龙头的6个教研责任区,分级指导、分片包联,实现了公办民办、城乡村镇教研一体化。积极推进《曹妃甸区幼儿园自主游戏三年行动计划》,一年起步、三年推开、小步推进、螺旋上升。加强特色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全面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截至目前,涌现出农村示范园11所,农村一类园6所。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把乡村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完成柳赞镇大庄河小学迁建项目,解决了原大庄河小学校舍D级危房问题。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11000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1995平方米,总投资713.42万元,于2023年9月份投入使用。

二是着力落实乡村教师关心关爱工作。着力保障乡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按上级政策将所涉及的全区中小学乡村教师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全部纳入区财政预算,统一拨付并及时发放。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组织以乡村教师为主的公开招聘补充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进入乡村教师队伍,今年补充教师64人。建立城镇乡村教师校长交流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今年已安排支教交流校长5人,教师39人。

三是推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档升级。推进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购置智慧黑板486套,移动多媒体94套,更新学生微机室16间,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智慧黑板、移动多媒体全覆盖。实施“智慧教育”提升工程,为学校建设精品录播教室、网络电子阅览室,完善教育智慧云平台、录播平台、视频平台等相关软件设备配套。打造“互联网+教育”,加快城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实现校际间、区域内互联互通,打通曹妃甸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速公路”,极大提升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

——深化教育扶贫工作,把保障学生入学纳入考核体系

一是提高站位,加强组织。完善区长、区教育局长、场(镇)长、村(队)长、校长、师长(班主任)、家长等“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岗位的控辍保学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健全体系,保障资助。系统开展自学前到高校的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针对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的资助,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选定爱心教师入户帮教,协调爱心企业免除“作业本费、保险费”。合力关爱留守儿童。统筹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多方参与,确保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特殊关爱。加强特殊教育保障力度。积极推进普特融合,构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新格局。精准帮扶贫困学生。把学生资助作为巩固教育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保障学生资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三是完善机制,控辍保学。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区教育体育局和各义务教育学校依托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每年秋季开学后,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学校学生实际一致。规范学籍变动手续,建立学籍变动台账,及时核清学生动向,做好跟踪和建档工作,做到月统计、月上报、不跨月。目前,全区没有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完善督导监察机制。由区教育体育局基教办、督导室、财审科等有关科室形成专班,通过实地检查、翻阅控辍保学台账等形式,督导检查各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全区通报,取消学校和校长评优评先资格。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和完善疑似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加强学校联系,结合场镇(街道办事处)、区教育体育局做好疑似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