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曹妃甸教育系统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端正办学方向,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党建领航,把好育人“航船舵”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区教育系统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红船领航”党建品牌,建立“教育工委—学校党组织—师生党员”三级联动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300个党小组活跃在教学一线。全区中小学开设“红色思政课”,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党课,厚植学生爱国情怀。64名党组织书记带头讲思政课,1305名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尽责、帮扶学生,将育人使命切实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课程提质,构建五育“同心圆”
课程改革是落实“五育并举”的突破口。教育系统通过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教材,推行“问题导向+项目式学习”,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校一品”的特色美育模式,让学生将“五育并举”的理念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师资赋能,锻造育人“主力军”
教师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健全“教研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机制,每年组织近百场讲座,培训教师5000人次;推行跨学科教师结对,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相关教师评价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纳入考核,激发教师育人活力。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共结成“青蓝工程”师徒1013对。近三年来,教师获市级以上优质课奖200余人次,教师专业素养大幅度提升,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资源整合,打造协同“生态圈”
致力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举办校园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年均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大面积提升;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建成一批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00余场,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评价改革,用好育人“指挥棒”
评价改革打破“唯分数”导向,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将党建、思政、安全等纳入评价内容,促使学校健全质量保障机制。针对不同阶段学校,如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等,实施差异化评价,加强质量监管,推动教育均衡、特色发展。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建立学校五育发展评估指标,量化考核,优化办学方向。
——机制保障,驶入发展“快车道”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曹妃甸区教育事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唐山市曹妃甸区推动中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曹妃甸区委、区政府近年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14.4亿元,保障教育投入,用于学校建设和师资培训;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将落实情况纳入教育履职评价;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举办各类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课堂到实践,曹妃甸正以“五育并举”为核心,书写“立德树人”的教育答卷。据悉,曹妃甸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守育人初心,让每个孩子全面发展,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基础。
主办单位:曹妃甸区人民政府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5-8722600
冀ICP备2023001299号 网站标识码:1302090001
冀公网安备: 130203020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