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重点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内容

美育润心灵  双减结硕果!曹妃甸深化美育改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12 10:43     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曹妃甸始终以美育为抓手,连续举办36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美育育人体系,成为区域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本。


图片


——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美育工作体系


  曹妃甸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将美育融入教学活动各环节,为美育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文化部门、艺术团体、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引入专业艺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招聘80名高水平艺术教师,其中选聘高层次人才18人、招聘研究生学历教师29人,为学校美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加大对美育工作的投入,不断改善学校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


图片


——社团建设,夯实艺术教育根基


  全区32所中小学共组建美育社团196个与32个艺术实践工作坊,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工作坊等为补充的美育课程体系。在开足开齐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曹妃甸海洋文化、湿地文化、港口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开发芦苇画、面塑、掐丝珐琅、篆刻、扎染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其中,区第六农场中心小学从1997年民乐社团的训练一直延续至今将近三十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民乐教育体系,连续10年荣获区艺术节一等奖;唐海镇新立小学连续四年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评剧新派再传弟子评剧名家罗慧琴亲传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艳玲为学生授课讲座,覆盖学生1200人,同时定期开展戏曲社团活动,覆盖学生80人。


图片


——活动引领,搭建艺术实践平台


  近年来,艺术节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学生人数逐年递增,连续三年举行艺术展演活动,累计覆盖4800人次,吸引教师510人次;艺术节项目从主项和副项演变为自选节目五项,且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涵盖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绘画、书法、篆刻等多个艺术领域,通过班级选拔、校级展演、区级决赛等层层选拔,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


图片


——成果丰硕,彰显美育育人成效


  三年来,唐山市冀东中学和新立小学分别荣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三等奖和绘画一等奖;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第三完全中学、临港实验学校、冀东中学荣获河北省优秀组织奖;唐海镇新立小学在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被授予“小梅花集体节目”;美育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拓宽学生升学路径。


图片


  据悉,曹妃甸将继续深化美育改革,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美育评价体系,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让美育之光点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图片


网站地图